首页成语词典鸿都买第鸿都买第的意思
hóngdōumǎi

鸿都买第



鸿都买第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灵帝时,开鸿都门榜卖官爵,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。”《陈书·袁宪传》:“时生徒对策,多行贿赂,文豪请具束修,君正曰:‘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?’”后以“鸿都买第”泛指买官行贿。

出处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灵帝时,开鸿都门榜卖官爵,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。”《陈书·袁宪传》:“时生徒对策,多行贿赂,文豪请具束脩,君正曰:‘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?’”

例子君不见鸿都买第归来客,驷马轩车胡辟易。清·吴伟业《赠陆生》诗


基础信息

拼音hóng dōu mǎi dì

注音ㄏㄨㄥˊ ㄉㄡ ㄇㄞˇ ㄉ一ˋ

繁体鴻都買第

感情鸿都买第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官场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鸿都买第的意思解释、鸿都买第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
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
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
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
源源不断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
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
半路出家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必由之路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
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
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
指手划脚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
结缨伏剑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
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。
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
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
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
学而优则仕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
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
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
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
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众所瞻望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
欧风美雨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
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是非曲直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
首尾两端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