糠秕在前的成语故事


糠秕在前

拼音kāng bǐ zài qián

基本解释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。

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


糠秕在前的典故

东晋时期,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,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,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。他们两人互相谦让让对方走前头。王坦之走在范启前开玩笑说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范启反唇相讥:“淘啊汰啊,沙砾在后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糠秕在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风流人物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开门见山 宋 严羽《沧浪诗话 诗评》:“太白发句,谓之开门见山。”
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死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龙潭》第二幕:“这里,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,车的晕倒在水车上。”
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