栋梁之材的成语故事


栋梁之材

拼音dòng liáng zhī cái

基本解释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。

出处南朝 梁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

栋梁之材的典故

春秋时期,少年的孔子父母双亡,只有跟着异母兄弟孟皮一起生活,孟皮劝他学赶马车,孔子则坚持好学,他想当君子,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,他说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”也就是这种思想迫使他怀才不遇,到处受排挤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栋梁之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。”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