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语颐指的成语故事


眼语颐指

拼音yǎn yǔ yí zhǐ

基本解释颐指:以下巴的动向示意。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。

出处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正监蒙难纪略》:“监不开口明说,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,或眼语颐指,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眼语颐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眼语颐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信口开合 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。”
轮扁斫轮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
支支吾吾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回光反照 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